主旨: | 檢送本市114學年度「國民中小學教師素養導向優良教學示例評選」實施計畫1份,請各校踴躍提報(一般教師組參賽作品每校至少1件),詳如說明,請查照。 |
說明: |
一、 | 依據「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(市)政府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作業要點」及「桃園市114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」辦理。 |
二、 | 本案委請楊梅國中承辦,透過「主題式徵件」方式甄選教學案例,參加對象及實施方式請詳閱旨揭計畫,請於115年5月15日至5月21日(以郵戳為憑),備齊相關資料,寄至楊梅國中游舒閔教師收(326008桃園市楊梅區校前路149號)。 |
三、 | 獎勵辦法: |
(一) | 各校送審件數(資料缺漏者及不符者,不列入送件數計算)之獎勵: |
1、 | 送件數3-5件,每校核予2人嘉獎1次。 |
2、 | 送件數6-8件,每校核予4人嘉獎1次。 |
3、 | 送件數9件(含)以上,每校核予6人嘉獎1次。 |
(二) | 參賽獲獎教師: |
1、 | 特優:該組每人嘉獎1次及獎座1只;每組著作分數0.1分,撰稿費1,020元/千字,圖片使用費920元/張,最高5,000元整。 |
2、 | 優等:該組每人獎狀1張及獎座1只;每組撰稿費1,020元/千字,圖片使用費920元/張,最高3,000元整。 |
3、 | 甲等:該組每人獎狀1張。 |
4、 | 上開獲獎作品由數人合著者,著作分數及稿費依作者人數平均核給。 |
四、 | 本案計畫聯絡人:楊梅國中游舒閔教師,聯絡電話:(03)4782024分機214。 |
二、國小主題:
領域 |
主題 |
領域 |
主題 |
語文領域 (國語文) |
1.課文深究(提問策略可參考閱讀理解四層次) 2.寫作教學 3.數位&AI融入國語文教學 4.各項議題融入國語文教學 |
語文領域 (本土語文) |
【閩南語文】 1.永續海洋佮環保 2.防災總動員 3.性別平等 【客語文】 1.客家百工 2.食在幸福客 3.永續城鄉 【原住民族語文】 1.傳說故事 2.生態智慧 3.食在泰雅 |
語文領域 (英語文) |
1.英語課用英語授課 2.結合生活情境之表現任務教學活動 3.數位/AI/議題融入教學 |
數學領域 |
【一年級】 1.分與合 2.兩位數的加減法 【二年級】 1.時間 2.重量 【三年級】 1.毫米與數線 2.公升與毫升 【四年級】 1.角度 2.垂直平行與四邊形 【五年級】 1.公倍數與公因數 2.線對稱圖形 【六年級】 1.比與比值 2.圓面積與扇形面積 |
自然科學 領域 |
一、跨科概念 1.物質與能量 2.構造與功能 3.系統與尺度 4.改變與穩定 5.交互作用 6.科學與生活 7.資源與永續性 二、上述主題可結合AI科技、SDGs永續發展目標進行。 |
社會領域 |
1.全球關聯 2.歷史的變遷 3.社會的變遷 4.人與環境 5.生產與消費 6.社會與文化的差異 7.公共事務與公共議題 8.新興議題融入社會領域: 可以結合SEL社會情緒學習、SDGs永續發展目標、金融教育。 以上主題可以結合「數位自主學習教學策略」、AI融入。 |
健康與 |
1.AI融入課程 2.人與食物 3.其他休閒運動 4.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 5.表現類型運動,陣地攻守球類運動 6.競爭類型運動 7.新興議題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(例如融入AI、SEL) |
藝術領域 |
主題一:以美感生活為主軸之藝術教學示例。 說明:以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學習重點為核心,深化藝術學科之本質與價值,可結合跨領域學習,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掘美感,培養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。 主題二:新興議題融入之藝術教學示例。 說明:結合至少一項重要議題,如SEL社會情緒學習、SDGs永續發展、性別平等、人權等,透過藝術表達與創作,提升學生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理解,培養同理心與公民責任感。 主題三:上述主題結合數位科技之藝術教學示例。 說明:運用數位與科技輔助,提升藝術學習成效,如數位創作工具應用(繪圖軟體、音樂編曲)、AI藝術創作與生成媒材的運用、虛擬展覽、AR/VR融入等,拓展學生的創作形式與視野。 |
綜合活動 領域 |
1.自我與生涯發展: 自主學習與管理 2.生活經營與創新: 團隊合作與領導 3.社會與環境關懷: 社會關懷與服務 4.新興議題融入綜合活動領域:可以結合SDGs(如綠經濟永續消費)、食農教育、金融教育、代間教育、社會情緒學習SEL、交通安全及生命教育等相關主題的課程。 5.上述主題鼓勵結合數位自主學習策略進行。 |
生活課程 |
1.米食文化 2.遊戲和玩具 3.色彩 4.環境 5.節慶 6.聲音好好玩 7.新興議題融入生活課程:SDGs永續發展目標、AI融入、SEL社會情緒學習。(至少選一議題) |
三、議題
議題 |
主題 |
議題 |
主題 |
雙語議題 |
1.融合國際教育及在地化課程 2.運用AI科技教學 |
人權教育 議題 |
1.【SDGS以優質教育為主軸】 --確保有教無類、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 --提倡終身學習 2.兒童權利公約 3.勞動教育 4.轉型正義 5.全球移動與人權 |
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|
1.性別權益與公共參與 2.性別權力關係與互動 3.性別教育新興議題(如:跟蹤騷擾、權勢性騷擾等) 4.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 |
跨領域議題 |
1.【SDGS以經濟成長為主軸】 --2.消除飢餓 --7.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--8.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--9.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--12.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--17.全球夥伴關係 |
※【跨領域議題】補充說明
1.定義
「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」是以解決真實情境問題出發,從現象觀察及議題探究作為學習起點的課程設計。
2.教學四大原則
整合知識、技能與態度,脈絡化的情境學習、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、實踐力行的表現。
3.核對領綱互相連結
跨領域必須包含至少兩個領域領綱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。